yl23455永利(澳门)股份有限公司

欢迎来到蚌埠医科大学

榜样蚌医人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榜样蚌医人 > 正文

【榜样蚌医人】⑥一附院呼吸科团队:呼吸之间见医心

发布者: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3-12-11

近日,省科学技术厅公布了2022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专业(学科)评审结果。我校一附院呼吸危重症科李伟教授和呼吸系统疾病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王效静教授联合申报的“肺癌诊疗体系的创新及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捧回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时隔25年,我校再获殊荣,吸引了业内的关注。一附院呼吸科团队深耕肺癌领域13年,对肺癌的发生机制、诊疗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为肺癌的诊治给出了“蚌医答案”

建立肺癌诊断新技术,助力肺癌精准治疗

十几年前肺癌的治疗面临一个堵点和一个难点。堵点是肺癌患者就诊需要辗转多个科室,因为各科室之间存在的学科壁垒,对患者的诊治随意性较大。难点就是方案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化治疗。堵点与难点叠加,结果就是肺癌的治疗效果比较差。目睹患者所处的境地,初出茅庐的李伟在老主任的支持下,联合院内各学科的专家开始了艰辛的探索,于2019年在国内较早成立了肺癌多学科联合门诊。患者挂一个号,就可以同时得到肺癌多学科团队的诊治服务,大大方便了患者,也提升了肺癌诊治的规范性。

诊疗模式的创新使患者的总体五年生存率达到5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回顾这些年走过的道路,李伟感慨万千,肺癌治疗模式和理念的创新得益于学科发展的理念:鼓励创新,鼓励探索。取得的突破也离不开陈余清等老一辈专家的全力支持。

而2009年刚刚回国的王效静,则是一个典型的拼命三郎,创建了院内首个呼吸系病省级重点实验室,依托PCR、FISH、一代测序、 NGS等平台,国内率先开展肺癌等肿瘤分子诊断,创新性探讨循环肿瘤DNA(ctDNA)在肺癌分子分型及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大大拓展了肺癌分子诊断的样本来源和应用场景,开启了液体活检在肺癌分子诊断中的应用,实现了蚌医分子诊断平台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转变。如今,肺癌患者拿到呼吸科实验的分子诊断报告,就明确治疗的靶点,通过靶向治疗获得长期生存,彻底颠覆了肺癌传统的治疗模式。这一治疗模式在省内广泛推广,带动了安徽省肺癌诊疗水平的快速提升。

国际肺癌研究协会理事会主席周彩存教授曾高度评价李伟、王效静团队的工作:在肺癌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方面所取得的一系列原创性成果,使数以万计的肺癌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一手科研一手教学 以初心回馈母校

“我们都是yl23455永利的学子,母校传授给我们的知识,引导我们走上学术之路,也为我们创造了平台,见证了我们的成长。”谈及获奖,李伟介绍,一路走来,老一辈的学科带头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兄弟学科给与了无私的帮助和支持,还有数不清的患者与家属的信任与理解,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勤奋。“整个蚌医平台支撑了这项成果奖,一等奖是蚌医综合实力的体现。”李伟说。

“我们可以说是珠联璧合,一个在实验室默默打拼,一个在临床深耕细作,结合得恰到好处。”采访中,王效静笑着形容,实验室与临床并肩同向前行,步子迈得更大,进步速度也更快:2012年,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成为院内首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在肺癌的综合治疗、免疫联合治疗、介入治疗等方面收获颇丰,编写专家共识/指南4部;授权发明专利2项,新型专利5项;发表一系列高质量论文,在肺癌的综合治疗、免疫联合治疗、介入治疗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编写专家共识/指南4部;授权发明专利2项;发表一系列高质量论文。

另一方面,李伟和王效静对教学同样“上心”,无论工作多忙,只要面对学生,他们永远充满激情。课题组一直保持着踏实、上进,乃至有点”较真“的良好学风。因为他们深知,只有一代又一代的接力奋斗才能使整个呼吸学科的医教研水平不断提升。而老师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合格医学生,更要传递为医的信念感与使命感。

新起点上再出发 向全世界发出“蚌医声音”

“成功源于坚持,坚持的动力源于服务病患的初心。”采访中,王效静好几次提到科研中的失败与挫折。“每次失败想放弃的时候,想想有多少病人在等着我们,就有劲了。”捧回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后,团队又将注意力放在了技术研发和产业应用方面。让研究成果走出实验室,造福更多患者,是他们的初心——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入学时背诵的医学生誓言,一直是李伟和王效静所秉持的医者初心,以科技创新加快卫生事业发展,做守护人民健康的苍生大医,是始终不变的追求。

“今天的成绩只是明天的起点,在新方向上再出发、再提高是必然之路。”谈及团队的未来,李伟和王效静都充满了信心——比如利用量子计算等新方法来提升提高肺癌筛查准确度、新型分子诊断技术的研发等。两人不约而同地提起,未来要发出更强的“蚌医声音”,占领科研创新制高点。因为这也是团队共同的梦想。

(张坦/审 靳瑾/文 朱小宝/摄)